解决方案
HOME
解决方案
正文内容
电子材料专业 新材料,新专业,新征程——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在两所重点高校落地
发布时间 : 2025-04-04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新材料、新专业、新征程——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在两所重点高校落地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更新,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共有24个。没有看过的可以直接戳重磅!2024年本科专业目录发布!新增24种专业

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我们分别介绍了足球运动专业,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增的前沿交叉学科“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开设背景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顺应新发展阶段形势变化、抢抓信息革命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新材料产业是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其中电子信息材料更是关系到我国信息产业安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信息技术及信息材料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信息产品大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信息材料的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时信息产业也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

开设院校

01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东理工大学申请的目录外专业“电子信息材料”获批,将于2024年9月招生。

华东理工大学集中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流学科的专业优势与“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关联性强的特点,着手申请建设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培养以电子信息材料研制和应用为特色,能够在相关材料的合成、结构设计、成型加工及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02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合工大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早在多年前就开始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以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企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即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公布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中的全国首个材料类专业。此外,学校还统筹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等优质师资团队,教授新专业部分课程。

总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视与布局,增设“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体现了我国在面向未来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战略眼光。华东理工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凭借各自在材料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强大实力,成功获批开设此专业,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信息材料的研发与人才培养,有力支撑我国信息产业的安全与发展,以及“十四五”时期数字化发展的宏伟目标。

材料智能技术、电子信息等材科新专业解读,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

3月19日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本科专业目录含有24种新专业,这些专业被首次纳入高考招生项目并在2024年高考录取工作中执行。24种新专业涉及国家战略、科学前沿、传统文化和健康中国等多个领域,一起来看材料类的

材料智能技术、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稀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的相关信息。

材料智能技术专业

该专业主要研究智能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及应用,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材料的智能化和自适应功能。毕业生将掌握材料制备与改性技术、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以及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随着智能制造和智能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该专业布点高校为北京科技大学,高考志愿填报上,2023年该校在湖南的投档线物理类各专业都在620左右。基于新设专业,2024投档线应该是最低的一年。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这个专业专注于电子信息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包括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电材料等。学生将学习电子信息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及其在电子器件、通信技术中的应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材料在集成电路、显示器、传感器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该专业布点高校为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高考志愿填报上,2023年它们在湖南的投档线物理类各专业都在590~617左右。基于新设专业,2024投档线应该是最低的一年。

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

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涉及高分子材料、液晶、胶体、生物大分子等软物质的结构、性能和应用。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软物质的合成、表征、改性及其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技术。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于推动新材料产业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科研、生产和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该专业布点高校为华南理工大学,高考志愿填报上,2023年该校在湖南的投档线物理类各专业都在620~640左右。基于新设专业,2024投档线应该是最低的一年。

稀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稀土材料是指含有稀土元素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该专业主要研究稀土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学生将学习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稀土材料的合成与改性方法,以及其在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等方面的应用。随着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稀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领域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该专业布点高校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高考志愿填报上,2023年该校在湖南的投档线物理类各专业都在450~460左右。

这四个专业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的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这些专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这些专业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深造机会。

相关问答

电子 科学与技术 专业 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回答]随着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可以到电子、信息部门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和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等的...

材料 物理 专业 就业怎么样? 申请方

这个问题吧,要看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吧。这个专业从总体上说,理论性比其他的几个要高一些,也就是说是工科偏理的。名字可能有些抽象,材料大家都明白,...

吉林大学 材料专业 与杭州 电子 科技大学 电子 信息专业,你会怎么选?

首先,你要了解一下吉林大学是985、211,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必须要选吉林大学的,除非你说什么家是杭州的,想离家近,或者误填了你可以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你要...你...

电子材料 属于什么材料?

电子材料是指在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介电材料、压电及铁电材料、磁性材料、某些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其中最重...

材料 专业 要求擅长数学,化学,物理吗?

材料学的本科课程偏物理,但是研究生专业有材料化学方向,有很多研究方法涉及到化学知识,也有很多物理知识的譬如光电子材料方向,总之材料学专业很大所涉及方向...

长安大学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 专业 ? 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长安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国...

专业 材料 化学,就业前景?

中国虽然一直以陶瓷闻名世界,但实际世界上精密陶瓷(用于电子材料中,价钱非常昂贵)绝大部分是由日本制造的,就是因为我们在配料、控制烧结条件等环节技术力量...

电子 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有什么区别?在 专业课 上有...

[最佳回答]微电子学主要是研究半导体器件和IC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半导体工艺和集成电路的设计、测试等.固体电子主要是研究固体材料的电特性及其在电子学中的应...

电气信息类 专业 就业前景

[回答]电子公司、通信公司都欢迎本专业的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会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更雄厚的知识资本。另外,出国深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国外的相同...

材料 学就业前景如何?

以下是材料学领域的一些就业前景:制造业:制造业是材料学专业毕业生最广泛的就业领域之一。材料学专业毕业生在制造业中可以从事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阿尔山矿泉水  李春来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