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百科
HOME
元器件百科
正文内容
虹科电子 虹科电子:工业物联网行业还存在工业安全和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
发布时间 : 2024-10-06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虹科电子:工业物联网行业还存在工业安全和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

7月3日,2020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盛大开幕,作为慕尼黑展唯一的视频直播合作方,电子发烧友网在展会期间,通过现场直播方式采访了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内众多企业,就相关的行业、技术、市场和产品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虹科电子在多个领域都有耕耘,包括测试测量与控制、汽车电子、工业通讯与工业物联网等。展会现场,虹科工业物联网事业部部长黄华潘接受电子发烧友网专访,重点谈到目前工业物联网领域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未来相关方案厂商、设备商有哪些市场机会。

虹科工业物联网事业部部长黄华潘

虹科电子2019年及今年上半年取得了哪些成绩?这次疫情给公司带来了哪些影响?

黄华潘: 2019年是经济不大景气的一年,虹科电子的汽车电子业务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从整个年度来看,公司业绩还是实现了稳定增长,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2020年因为疫情,公司3月和4月的业绩受到一些影响,不过之后就开始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这得益于我们多元化、高科技的发展战略,我们拓展了一些包括工业物联网、自动驾驶、卫星通讯等领域的新兴业务,这些给公司业绩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为了应对疫情,我们很早就开始线上业务宣传,开设虹科云课堂,已经完成第一期超40节课程、第二期50节课,第三期正在进行中,大概有20节课程,主要给用户介绍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

整体而言,虹科电子目前还是保持积极的增长态势,疫情期间正常发薪,而且今年的招聘人数也是近几年最多的,主要是为未来新兴领域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基础工作。

左:电子发烧友李弯弯 右:虹科工业物联网事业部部长黄华潘

虹科电子有哪些特色产品,这些产品的市场表现如何?

黄华潘: 虹科电子的产品非常多元化,在测试测量方面,主推的产品有故障注入系统,在汽车电子方面,有CAN总线和LIN总线测试产品,在工业通讯方面,有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产品,在工业物联网方面,我们借助OT技术的优势,逐步融合。

我们的产品比较多元化,测试测量有故障注入系统,这个是我们重推的产品;汽车电子方面,有CAN总线和LIN总线的测试产品,工业通讯方面,有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产品,工业物联网方面,我们借助OT技术的基础和优势,逐步融合OPCUA,包括IOT的控制器,边缘计算、云平台等等。

市场表现方面,比如我们的CAN总线和LIN总线等诊断产品,因为我们在这方面不管是技术积累,还是客户积累都已经有十几年,在行业内的表现很不错。另外我们现在推广的IOT、自动驾驶、卫星通讯、无线电、网络可视化等产品,作为我们我们不断开拓的新兴产品和市场未来的表现也值得期待。

与同行相比,您认为虹科电子有哪些技术优势?

黄华潘: 我们公司与全球在各个细分领域专家级的企业合作密切,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和美国的一些公司,我们与这些公司之间会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每年这些公司都会安排专家来我们公司培训、交流,我们的工程师也会去海外交流学习。

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我们还是保持了很好的线上交流,探讨项目合作上的一些技术问题,这些专家级供应商企业新进的技术一直推动着我们保持技术的先进性。我们希望能够不断引进全球先进技术,更好的服务客户,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虹科电子有哪些工业物联网相关的解决方案?您如何看目前工业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形势?

黄华潘: 虹科电子现在还是在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比如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向云端、SAAS、PAAS等工业物联网平台等层级的架构进行发展,目前我们就是结合工业物联网的各个层级,和国外的供应商合作推出一些解决方案。还有工业级的树莓派,因为是开源的,开发者可以通过它开发各种项目,并且在我们的社区里,开发者可以进行各种项目的探讨。另外我们公司还有IOT的控制器,除了控制,还可以融入到工业物联网中。当然我们公司还有边缘计算的产品。

之前国家就有政策,推动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包括中国制造2025战略,行业内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带头发展,今年新基建政策里,工业互联网是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我认为下半年随着疫情的好转,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值得期待。

您认为虹科电子在推动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做了哪些贡献?目前工业物联网行业还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黄华潘: 虹科电子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推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对行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一些积极引导作用。首先我们在传统工业通讯领域积累了相当多的客户,我们也有积极引导这些公司投入到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上来,另外我们与全球领先的供应商有深度合作,并积极将这些顶级公司的技术引入一些项目中来,助力推动行业的发展。当然这个行业需要大家共同支持,合力发展。

我认为目前工业物联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很多工业企业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信息化,这些企业大概只是在工业2.0和工业3.0之间,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工业4.0,信息化程度不高,使得我们距离工业物联网的建设还存在一定距离,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目前工业物联网的应用还比较单一,只是局限于一些预测性维护和定期保修,以及远程监控,我认为还需要将工厂底层的数据采集起来,挖掘数据的潜力,把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来对数据做进一步的挖掘和分析。

二是工业数据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台积电就爆发过工厂遭受病毒入侵停工的事故,如何做好工业数据安全,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人才方面的问题,目前有些工程师可能懂OT,而有些工程师只懂IT层的知识,而既懂OT又懂IT的复合型人才,在我们行业内还不多,这就需要更多的去培养这些人才。

您认为工业物联网设备或方案厂商有哪些机会?

黄华潘: 从长远来看,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都是一些机会点,首先就是工业安全方面,我们就在一些工业安全的方案,包括工业安全的控制器、网关和其他一些解决方案等。再就是可以做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跟工业物联网相结合方面的方案,这也是一个机会点。第三点就是5G方面,目前我国在5G领域领先全球,未来移动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将会是趋势。从近期来看,还是要做好工业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数据采集、边缘计算的控制、处理等。

作者:李弯弯

加减法并行,虹科电子的谋局与发展

一辆汽车由上万个不可拆解的独立零部件组成,而对于主机厂来说,自然不可能面对上万个供应商,此时资源整合商就成了非常必要的存在。基于在汽车产业26年的积淀(前身宏科),虹科电子近年来持续拓展业务范围,发挥其资源整合经验,配合协同软件及服务,持续扩大竞争优势。

从资源整合到服务协同,赋能技术落地

“国内有一个微妙的趋势变化,以前大家都想着卖产品,现在大家都慢慢地在做一些应用案例的集成。供应链层面,硬件厂商与软件供应商的合作与渗透愈加明显,比如高通对维宁尔软件业务的收购。”虹科电子CEO陈秋苑日前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近几年来高通虽然在汽车领域持续发力,但一直没有很好的突破。对他来说,联合“朋友圈”开发横向平台以推动创新,是其挤入竞争圈的一大机会,而维宁尔正是一个好选择。据了解,维宁尔深耕汽车视觉、自动驾驶算法多年,将高通的汽车解决方案与维宁尔的辅助驾驶资产结合在一起,相当于在一个硬件上面注入灵魂和大脑,这将加速高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研发进展,实现软硬件闭环。

图片来源:高通

这其实也与虹科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我们看到整个汽车产业产品的需求在发生变化,所以虹科的价值就慢慢凸显了出来。”陈秋苑直言,从硬件资源整合商的定位到产品融合,服务协同,虹科电子旨在赋能技术落地。“我们拥有国内外中高低端多种软硬件资源,理解客户多元化需求并将适配的产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本地化落地,以给到客户更全面、更具参考意义的选择。客户买到的也不只是一个硬件产品,而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以与IBM的合作为例, IBM是非常想进入汽车行业的,因此他找到虹科,希望能与虹科互相赋能,通过虹科将其平台带到主机厂面前。陈秋苑说到,“我们在IBM的平台里面整合了我们的经验、算法,使其可以广泛应用在金融、汽车、医疗等行业。事实上,深入了解客户应用并把它落地下去,使其产生经济效益,这就是虹科的价值所在。”

而对于客户来说,其实也更倾向于选择“一站式服务”,因为磨合得越久的合作伙伴,越了解其产品及需求的发展,彼此的信任度及团队配合度也越高,这其实能节约不少时间和精力,对于已经在圈子里闯荡了26年的虹科电子来说,这也是一大核心优势。

虹科电子汽车CAN/LIN/TSN测试及分析工具,图片来源:虹科电子

“我们现在大概有近70%的营收来自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方案,30%的营收是我们的系统集成、咨询和开发服务等。”陈秋苑表示,“在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基础的情况下,客户知道你有软硬件整合落地上的能力,他肯定也愿意试试你的更多创新的方案,毕竟你是最懂方案本身的应用场景以及经济效益的人,这样我们项目的价值也就越高,与客户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渗透率也越高,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在技术落地的背后,是团队的全力支撑与配合。目前,虹科电子在上海、北京、台湾、香港、美国硅谷均设有分公司,团队总人数已超过100多人,其中近80%都是研发人员。除了现有的西安、成都办事处外,虹科电子还在积极筹备韩国、日本等办事处。预计三年内将发展到250人,重点在于开发人员和实施人员。

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聚焦生态圈建设

从资源整合商出发,虹科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基于传统的CAN、LIN汽车总线业务,虹科电子持续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引入培训、测试服务等。目前,虹科电子已拥有完善的产品矩阵,除了车辆总线业务外,还有车载以太网技术的数据采集、监控和分析,以及针对ECU、针对车载网络的仿真建模和测试服务,并陆续拓展了HiL测试、频谱测试、自动驾驶数据记录仪、激光雷达、车载天线等产品线,持续突破技术高地。

可以说,正是通过这些储备,虹科电子成功渗透到了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目前,虹科自主研发的EOL测试软硬件系统也已经在业内完成多次安装和测试。

虹科汽车电子产品及服务,图片来源:虹科电子

此外,依据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引导,虹科电子车辆网络事业部的业务也正围绕着ADAS和新能源汽车板块聚焦。这个时候其实也是在做加法,因为需要整合这两个方向在研发阶段所需的一些测试工具、性能评估工具等,以保证100%交付以及不同产品间的兼容性及适配。

当然,做大做全向来不是虹科电子的目的,做精做深才是虹科的追求。在做加法的同时,虹科电子也在持续做减法,淘汰掉本身质量有问题的、无优势的、不适用于中国的产品和方案。

而汽车产业向来不缺资本和探索者,难的是从头寻找商业出口。虹科基于出众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本地服务的落地性,已牵手不少合作伙伴。据虹科介绍,在汽车产业中,国内已有2600余家主机厂、零部件厂商与其达成合作,蔚来、小鹏、吉利、博世、大陆等都是其重要客户。

虹科电子“朋友圈”,图片来源:虹科电子

尤其是新造车,相比于传统车企,他们对新技术更为敏感,视野更宽,落地执行力也更快,因此虹科与他们的连结也更为深刻。例如近年来在新能源方向攻势很猛的蔚来汽车,他们就基于虹科的CAN和LIN工具做了很多整车网络仿真测试台架。

“基于资源整合而形成的生态圈是虹科的护城河。”陈秋苑说到,与此同时,虹科还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工作,协助标准落地。

那么,眼下的汽车生态圈又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相比品牌效应,大家现在更注重产品能力,容错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这对虹科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陈秋苑直言,“现在的国际形势也很复杂,中美贸易、缺芯等现状倒逼着用户去考虑供应链的闭环问题,这同时也是个培养中国自主供应链的好时机。”

对此,陈秋苑呼吁,汽车供应链需要更加开放、包容,需要更多的分享。不仅是外部,还有内部。就像是在做自动驾驶的corner case一样,试错总比不试不错好。

相关问答

hongke是什么品牌电视机?

答:hongke是宏科品牌电视机外形设计采用大视觉窄边框界面设计,可有更加开阔视野视线,加入出色广视角设计,视角宽度可达到178度,各个角落都可看的很清楚,边框...

 双色球奖金分配  国债回购交易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4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