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的美国人,绝对不能追捧的西方生活方式
前言:
一转眼就周末,分享一些美国生活类的唠嗑。(周末话题也就轻松一下,但还是写很多。)
全球努力对抗气候变暖,上周小川川却一声令下退出巴黎协定,应《新快报》这期“世界观”专栏介绍了美国真实生活里的环保行为——《浪费的美国人》(
6/ 8/2017-新快报- 国际世界观 )这篇真不是因为适应时势,而硬要讲些外国不好的地方,其实西洋生活方式,也不尽然全是好的,起码就环保方面,国内超市5毛一个塑胶袋,爹妈的教育吃饭不留一粒米,这些环保举措都处于世界前列 。
当人家问我,在美国生活以来最不喜欢美国哪一面,那一定就是“浪费”。
(百万摄于贝果餐厅TAL Bagels ,你看食物随便拍都那么好看,却不知道店家可能为了“精选”出好看的部分,而丢掉了“影响造型”的食物大部)
百万到美国前总见美国的电视上充满各种环保组织,时时为改变环境呐喊,这股热情真是令人感动,但到了美国真是大跌眼镜:怎么普通的美国人可以那么浪费 !
“推广环保、节约能源”的口号喊得再响亮,回到真实生活中,又不得已对现实做出妥协。
真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适应美国“浪费”的节奏。
朋友移民美国后先是在餐厅找到工作,告诉我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每天餐馆里的大量浪费, 大约40%进厨房的食材都被倒掉, 让从小受教“粒粒皆辛苦”文化的他每天都受到良心指责。
(有4成的食物在从农场到餐桌的过程中被美国人浪费)
就像你在美剧《地狱厨房 》看到的那样,扇贝、牛排没做好,直接整盘倒垃圾桶……美国对食物的浪费程度令人惊叹,为了呈现食物的最完美状态,许多卖相不好的食物在煮之前就已失去成为食材的资格,还有为了体现中产精细质素的生活,蔬菜和肉只吃某个部位,这样用不到的食材就全部给扔了 。
(美国还有这样的公益广告,解释长得怪异的食物也是食物 ,也要得到公平的爱,社交平台的热门标签是 #LOVEUGLYFOOD ,真是醉了)
他哀叹这些被浪费的食材,就倒进垃圾桶里活生生地等腐烂,相比之下,我国对剩菜剩饭利用率还很高,有些会拿去喂猪,进餐馆吃饭的人,也会习惯把剩菜打包走。
也不只是朋友的餐厅才是这么例外,举凡卖相相当好的餐厅,他们在把菜肴举出来之前,肯定经过一番甄选,特别是现在的社交媒体打卡时尚直接链接免费口碑宣传,食物卖相好,才能得到更多的人铺社交媒体与点赞。
(环保公益广告,也多次围绕丑陋的食物为题,求餐厅不要抛弃,美国人啊,你的心不会痛。)
一些咖啡厅与面包铺,晚上临关门那十五分钟,可能会将即日卖不去的面包蛋糕随街派给经过的人,但更多的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作梗,就是不肯送人,百万亲眼看到,他们即时把这些面包给扔了。那一刻,课本里的“剩余价值”,就发生在眼前,好惊叹。
美国人还很爱办PARTY,用的都是一次性用品像餐刀丶餐勺丶纸杯丶盘子等餐具,也没有打包回家的习惯,结束后总会丢掉几大袋垃圾,就像他们平时在餐厅进餐那样,准备的食物量总大于食量,以致于吃不完的都被丢掉。
所以也难怪美国化学理事去年出的研究报告说,美国人一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65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每年浪费500多美元的食物 ,而美国政府估计每年浪费食物超过900美元。所以一点也不奇怪,为什么美国人口占全球的5%,但却生产了全世界25%垃圾。
在能源方面的浪费更是让人心疼,因为电费太低廉一般都包进租金里,像百万的房租就是一笔过,不需要再交水电费。
你说利民啊,多好,可是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能源大浪费。
不管是自家住的还是办公室,24小时到处开灯的情况随处可见。去到哪儿,灯开到哪,都不会关,作为一名从小就被灌输“要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的中国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消化见到到处灯火通明整日整夜而燃起的罪恶感 。
熄灯一小时?让我回忆一下迄今为止是否有见过曼哈顿的夜晚不亮的时候……是没有的。
(美国的办公楼或私宅,总是保持24小时开灯,这样也塑造了美国大部分城市的夜景)
夏天24小时开放的空调更是随处可见, 室温多低于24度,即使一个人不在家,空调依然运转。
百万去年装空调,屋主来的时候我正要出去,就让他自己装去了,结果十个小时后进房间,一阵冷气扑面而来,才知道屋主装好后就一直开着冷气,他真的没有“省电费”把我给吓着了,这和以前老爷爷老奶奶去百货公司蹭冷气的风格(百万去办公室蹭冷气的风格)完全不同,心真的会痛。
商场丶办公楼丶酒店和公寓等场所,空调一年四季开放,美国人说,那是为了“吸湿”,有时还真觉得美帝电费应该收高些,这样才能保护环境 。
至于像汽油这类能源,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平均每个家庭都会有两到三辆汽车,外出都用车代步(纽约除外) ,还多选择买类似皮卡和货车这些大排量的汽车,隔条马路走过去就可以的,也一定要出动车,总之啊,美国人在汽油上的极度浪费也是“罄竹难书”。
所以你有理由相信,为什么小川川会一直认为“环境变暖是骗局”,许多的美国人也会继续跟着他坐在24小时的空调房内说,环境并没有恶化。
在美帝这种大浪费的环境里,最可怕的是这些不良习惯还会影响你,对环境保护坚守的力量是那么微小。
我最烦的是,每次商场购物来,起码有十几二十个塑料胶袋,基于售货员完美周到的服务(收银台有小费打赏制度),于是生鲜分一袋,肉类分一袋,生活用品又按品类分,怕穿了还给你再套两袋。
在这么周到的服务环境里,哪怕自备环保袋,很快会被殷勤的塑料袋吞噬了。
你可能会庆幸,美国胶袋不用钱,真利民啊,可是当你看到你那口口声声爱惜环境、去哪里都要随手关灯的环保先锋日本邻居,在美国住久了,也会将十几二十个超市随附的塑料袋潇洒地团一起丢垃圾堆,不分类 ,你就会心想,大事不妙。
(新快报电子版,版权所有,可以转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喜欢深度解读时尚、美国生活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仟与仟寻” ID:millionchoi(长按复制),微博:蔡百万
周末专栏:美帝生活安全法则,不上陌生人的车就可以了吗?
前言:
百万回归了!
六月忙学业,一些人与事也让人好生倦怠,所以拿了两周时间到芝加哥深度旅行并调整自己,出稿非常有限,怠慢了各位,感谢你的理解,还没有取关!
一回到工作状态就感到满腔热血,准备大写特写一批稿。
旅行是如此地好,把我倦怠的心与茫然的情愫给收拾了。
上个月美国发生了轰动中美两国的
章莹颖绑架案 ,牵系众人心,
然而截至目前为止,还未有失踪者消息,
刚好这段时间我都在芝加哥,
与失踪案发地点同属伊利诺伊州,
当地民众也是比较关心该案的跟进。
虽然嫌犯在押不得保释,
但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证据来说,可能结果会不太乐观 。
望群众力量能继续发酵,施压于警方,尽快找到失踪者。
至于对新闻作者,恳请不要公布太多嫌犯犯罪手法揣测,
比如有公号特意
翻出嫌犯常上的教导如何绑架的变态网站,
图文并茂地演示了如何入会、介绍了一番嫌犯养成计划,
这吸流量的白痴行为,其实是教导犯罪了啊。
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确实觉得我国是一处清流,
然而国内的安全感也容易让人掉以轻心,
就国人在美国生活安全问题,
百万应《新快报》“世界观”专栏的邀约,
发表了《住过纽约哈林区,去哪都不叫事儿》
(7/6/2017-新快报-国际世界观)
也顺便聊聊美国生活的基本安全认知。
在失踪案事件发生后,许多人用在国内生活经历的视角
分析美国生活保全方案,
防备与小心是真的 ,
但也要融合美国文化现实元素。
比如大多数行文都会说,
不要上陌生人的车,
也将章莹颖失踪一事怪罪到她轻信陌生人,
其实我对比了一下现实情况,
若我知道对方和我同校,长得又不像犯罪分子,
在当时很赶时间,快迟到的情况下,
我也会上陌生人的车。
在美国这个搭便车文化盛行的国度 ,
路上捎上人,或者用拇指拦车太常见了。
你可以拒绝,完全不要因为对方面善而上车。
你可以继续等巴士,
美国的公交站点少,班次少又绕,司机有时靠站不停,
比如在洛杉矶我从一个角到另一个角,
若车行时间只需1小时,
我搭巴士,在衔接完美的情况下却需要3小时。
而且美国巴士都很长,
也是流浪汉、精神有问题人士集中的地方。
不要以为坐在车头就万事大吉了。
可以叫UBER?
别以为美国会像我国那样UBER、滴滴、共享单车随便有呀,
我在芝加哥城叫了一部,等了半小时才到。
所以,你觉得在你的那个环境,
搭陌生人的便车危险,
还是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行走更危险?
我觉得还是在荒无人眼无摄像头的地方遇难指数更高咯。
(毕竟上车后,还有可以防备的,后面讲)
总结一:在美国生活,要尽量自己买车租车。
再来说说美国的大社会环境。
来美国的人,需要知道:
大部分的城市与地区活动都建立在车轮子上,
只有纽约及旧金山的地铁系统比较方便,
其它城市没有车就像没有脚 ,都是大农村 。
美国人注重生活素质,一般都选择住在郊区外。
离开了Downtown(市中心)的高楼大厦,
到处都是乡村风情,荒野无人,
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生活五光十色、夜夜笙歌,
哪里都星光熠熠,
那只有纽约时代广场与拉斯维加斯、洛杉矶好莱坞
像国内那种午夜烤串,到处都是人的情况,
美国大多数城市只有国庆日做得到。
大部分地区的餐厅只营业到晚上8点,
类似7-11便利店的店员,一般柜里有枪。
而Downtown(市中心)、金融区你以为最安全吧?
其实人下班后就回郊区的家了,
市中心就成了死城,只剩下犯罪分子、流浪汉和游客。
纽约的华尔街如此,旧金山的Downtown也如此。
(以下这种盛景只在川普时代发生)
上周我在芝加哥著名景点云门公园(位于市中心)
晚饭 ,八点多。
这里最多人,最热闹,最多警察了。
三个年轻的黑人站在我面前,对着我微笑,
在我面前把我的包包“拿”走,
好在反应快没有得逞,
和服务员说,服务员只是哦了,早就习以为常。
报警?不是说过很多遍,美国警察很忙 吗?
没尸体、没流血,都懒得理你。
(百万美漂记 | 没有卡戴珊的命就要学会吼)
总结二:晚上别出门,市中心最危险。
所以在美国,才永远禁不了私人枪支 ,
这又是与我国优良隐忍文化完全相反的一面。
在我国,安全环境住久了会迟钝,
丢东西找警察,被害找警察,总是习惯于“事后”保险,
也很少人有受过专业的自卫防暴训练,
甚至在案发时往往因为反应迟钝而被迫吃亏。
这跟美国的教育不一样,
美国教育在主动还击,
惹老娘,先干一票漂亮的自保。
你不要看到美国枪击案新闻就跟着圣母婊说美国应该禁枪,
我国成长环境永远没有用手枪才能自保这一课。
像亚利桑那州地广人稀,
可能邻里之间相隔50里,
有坏人闯入怎么办?
等你报警警察来到可能失血过多翘辫子了,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起枪怼它,
美国法律里击毙私人物业闯入者属拥枪自保,
不犯罪。
所以亚利桑那州、Texas州这种红通通、充满热血的州,
一个二个腰上都别枪,连厨房下厨都不会解下枪带。
芝加哥则弱很多,大多数建筑物都不允许带枪入内。
(但是建筑物外是可以持枪的呀,有证的话)
枪不只属于变态杀人狂,不只是犯罪道具,
它还是自卫的武器,
是气势,是预防犯罪的工具。
美国坏人干嘛专找亚裔动手,
就是亚裔够乖,唯唯诺诺,被欺负了还点头微笑。
拿把枪,老子不是吃素的。
所以很多教条上说的,在包包里放胡椒喷雾,
你确定事发的时候你足够灵敏,拿得出用得上?
直接放一把枪(可以是逼真玩具枪)
柄直接露外面,说话里带些腔调,
上陌生人车以后,聊聊枪,聊聊过往英雄盛事,
就是不要太过被人赶下车了。
总结三:要有枪,谈话有气势。
最后,来看看我这篇专栏内容。
出了地铁但见一架被拆得只剩骨头没了两轮子的单车,欢迎你来到纽约哈林区。
这里曾经是纽约曼哈顿最危险的地带 ,
集聚了一批混混、黑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盛行的说法是,
千万别在通往哈林的地铁上睡着,
否则你醒来会发现自己身上一丝不挂,
全部财物衣物都将不知所终。
虽然现在的治安已经大大改善,
警车经常巡逻,每天在你面前上演捉拿小喽啰的戏码,
但仍然会有“能在纽约哈林区居住,
到全世界住都没有问题”的说法。
百万就住在这个地方,曼哈顿的租金最便宜。
每次提起,都能让国内同胞花容失色。
每天从躺着失业游民的地铁楼梯上来,
你会不由得抓紧包包;
乞讨者在你身边经过伸长了手,
偶尔也会突然冲到你面前吼一声,“给我一点钱”。
而你所做的是面不改色继续走自己的路,
你有任何被吓到的表情或者犹豫的表现,
都能暴露出你不是本地人。
在纽约被偷过两次的我,
无论是从保安还是从警察口中
都了解到一个“残酷”的事实:
亚洲人特别是女性一向是当地犯罪者的目标,
为什么?因为亚洲人
特别是女性被抢了被偷了后反应迟钝,
也不敢吭声,甚至可能因为语言问题而不去报警。
还好,在纽约哈林住久了,
自然得出自我保全的经验,
无论到美国哪个城市我都遵从它,而且非常有用。
第一:不要穿得像游客,或把游客标签“打”在自己脸上。
美国人生活法则之一,
就是钱包里从不装超过30美元现金,
这样万一被盗被抢也不算损失很大。
游客是最被犯罪者注意的目标,
因为他们身上可能都会有不菲的财物,
打劫或抢掠游客总不至于空手而归。
而辨别游客首先就是看眼神:
游客的眼神里总充满好奇、迷茫。
为了不显示自己是游客,
比较忌讳拿着纸质地图
边照着街区边左望右看,
这不是在脸上写着“抢我”吗?
拿出手机地图查路线,
或找穿着比较“中产”的路人问方向。
第二:手机放包里,钱财不外露。
亚洲小伙伴们一出门玩就喜欢拍照打卡,
隔两三分钟就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点赞。
这都是非常危险的动作,
因为你的手机很可能被飞车党抢走,
或者也可能因为过于集中精神在手机
忽略了包包正在被偷,
包包有拉链一定就拉上。
第三:上陌生人的车,要留下痕迹。
如前文所说,最有效的方法是:持枪。
做不到的话,就手持喷雾进车 吧。
(有没有厂商生产一头是保湿喷雾,一头是胡椒喷雾的产品呢?)
在美国搭顺风车旅行是一种文化,
这个不是我们说,
“不要上陌生人的车”就能保证安全的。
在美国大多数城市没有车就等于没有脚,
你在公路或四处无人的街区游荡其实比你找陌生人搭车还更危险。
在搭车前,记下车牌,留下自己的痕迹。
路上会经常遇到好人说给你搭一程,
如果无法拒绝好意,
所在地区又真是荒郊没法打车,
那么把车牌记下发给好友,
一路要跟司机交谈,知道对方背景出身,
(嗯,加个FACEBOOK啥的,
告诉朋友,若我出啥事,
记得翻墙 找Facebook上最新加的人啊)
另一方面也要跟进GPS,
把握自己的路线,同时跟手机里的好友交谈,保持同步。
若你电话交谈的话,其实司机很难在此时动手。
(但一边聊电话,一边查GPS,那最好是两部手机 )
现在不是很流行手机直播吗?
就大大方方地跟司机说,我在手机
直播我的旅行过程,这样就很自然地留下痕迹了。
最后,附赠男同胞们自卫法则 :
若美国刚认识的女性朋友喝醉倒在你怀中,
送她回家后不要想着上去“喝咖啡”啊,
到达门卫处时最好拉着门卫一起把她送上门,
否则要留下自己进门那刻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呀。
(新快报电子版,版权所有,可以转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最后,来自搜狐的好消息
不负大家众望,6月排名无论周榜还是月榜,“蔡百万”都位于时尚分类第一位 。由衷感谢各位支持,比心!
相关问答
哪里有 现代快报 的 电子版 ?[回答]http://kuaibao.xinhuanet.com/html/2008-12/02/node_626.htm把PDF保存下来就OK了唔……正好A15没有。估计不准发布了吧http://www...
都市 快报 哪天不播 ?都市快报星期日不播。《都市快报》是都市青春频道新推出的强档新闻类节目。它摒弃传统新闻观念,注重新闻生活化;语言风趣、幽默、节奏明快,形式新颖,信息量大...
福建哪种报纸属于省级的?福建省级报纸有:福建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35-000,邮发代号:33-1,创刊时间:1949年8月25日东南快报:国内统一刊号:CN35-0055,邮发代码:33-49,创刊时间...福...